【顳顎關節症候群】有口難開伴隨臉頰痛?注意!有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

作者:劉嘉濰

2022-03-25 02:10:31

嘴巴卡卡打不開、臉頰痛,或是吃東西感覺下巴關節喀喀響的

|案例分享|

內湖復健科來了位30歲的菲比,因工作繁忙壓力大,枕邊人發現夜間時常磨牙,早上起床打哈欠下巴卡卡怪怪的,每咬一口東西下巴臉頰處發出喀喀響,甚至有點痛…
您有像這樣嘴巴卡卡打不開、臉頰痛,或是吃東西感覺下巴關節喀喀響的經驗嗎?像這樣的情況,有很高的機率是顳顎關節症候群(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, TMJD)。每天講話、吃東西、打哈欠,下巴開開關關次數約1500~2000次,是人體使用率最高的關節[1]。據統計,每100位成年或年長者約有31人、兒童與青少年也有11人有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問題[2]。

|怎麼知道自己可能有頷顳關節症候群?|

正常來說,一個功能優良的下巴,在張嘴時牙齒間距離應有3指幅的距離,且關節沒有聲響,也無任何疼痛或卡卡等不適感 (Laura K. Smith, 1996)。如同上述提到,顳顎關節在日常生活中一天活動約1500-2000次,偶爾某天突然嚼了稍微硬一點的東西,造成疼痛或一點不適感,我們的顳顎關節有很好的適應力,正常來說休息會好便不用太過在意。但如果某天發現自己嘴巴打不開,或打開卡卡且已影響到日常生活飲食說話,臉頰痛、耳朵痛、耳鳴、甚至吃東西喝水時脖子痛,且疼痛持續,當以上狀況發生時,請尋求顳顎關節相關醫療專業協助!

|自我檢測3招示意圖|

|哪些醫療專業幫得上忙?|

► 牙科:
•    經牙醫師評估檢測顳顎關節症候群類型,給予相對應的治療,如咬合板治療、齒顎矯正、正顎手術等。
► 復健科:
•    復健科醫師評估檢測,若為關節周遭韌帶發炎或是肌肉緊繃張力失衡造成疼痛,可能給予增生療法或乾針治療,並轉介物理治療師,以物理因子協助顳顎關節消炎止痛。
•    物理治療師:藉由低能量或高能量雷射治療、電療、超音波治療以協助患者緩解關節發炎症狀。全身關節位置是相互影響的,顳顎關節的問題跟頸椎、胸腰椎,甚至是骨盆都有關連。透過整體性結構評估、動作觀察與肌筋膜評估,以徒手治療協助顳顎關節復位、調整肌筋膜,優化動作控制,解決問題根源。

|日常保健小撇步|

發生所有被診斷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的人中,關節盤錯位與復位(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, DDwR)的類型最常發生[2]。而這個類型多半屬於下巴周圍肌肉失造成的。平時可以訓練下巴周圍肌肉來預防唷!

*免責聲明:以上運動不適用所有狀況,有任何不適請尋求醫療專業協助!

|以下為深度介紹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閱讀。|

► 關節:主結構
顳顎關節(Temporomandibular joint, TMJ),也就是俗稱的下巴,屬於滑液膜關節(synovial joint)的一種,由下頷窩(mandibular fossa)、關節結節( articular tubercle)、髁突(condylar process )組成,中間有關節盤(articular disc)與滑液膜(synovial membrane)緩衝(圖1)。

▲ 圖1

► 韌帶:關節被動穩定的來源
連結關節的韌帶有外側較大的顳下頷韌帶(temporomandibular ligament) (圖2-1)與內側兩條較小的的莖突下頷韌帶(stylomandibular ligment) (圖2-2)及蝶下頷韌帶(sphenomandibular ligament)(圖2-2),其他韌帶稱為oto-mandibular ligaments,連結中耳與下頷關節,包含踝-下頷韌帶(Disco-malleolar ligment, DML) (圖2-3)、前踝-下頷韌帶(Anterior malleolar ligment, AML)。

 

▲ 圖2-1  ▲ 圖2-2 ▲ 圖2-3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► 肌肉:關節動態穩定的來源
四條主要肌肉,顳肌(Temporalis)、嚼肌(Masseter)、翼內肌(Medial Pterygoid)這三條掌管閉口(圖3-1),翼外肌(Lateral Pterygoid)掌管張口(圖3-2)。而支配這些肌肉產生動作的神經為第五對腦神經-三叉神經、第七對腦神經-顏面神經以及第1、第2、第3對頸椎脊神經[3][4]。

▲ 圖3-1 ▲ 圖3-2

我們的顳顎關節在以上組織合力工作下,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動作,來滿足我們日常說話與飲食呢? 顳顎關節將綜合以下四個動作的協調來達到讓我們輕輕鬆鬆講話、吃東西和喝水的目的。
上升(Elevation):將下巴上提,閉口的動作(和門牙、犬齒咬斷食物有關)
下降(Depression):將下巴打開,張口的動作(和門牙、犬齒咬斷食物有關)
前凸(Protraction):將下巴水平前移(和臼齒磨碎食物有關)
後縮(Retraction):將下巴水平後移(和臼齒磨碎食物有關)


恆新復健聯盟提醒您:

以上運動不適用所有狀況,有任何不適請尋求醫療專業協助!
祝福各位讀者都能有吃得好、笑得開、舒服自在不卡卡的下巴!

 

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arrehab337
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Line@:https://lin.ee/BlRwfHG
劉嘉濰物理治療師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wl.PT/


|參考資料|

[1]Laura K. SmithL.Weiss, L. Don LehmkuhlElizabeth. (1996). Brunnstrom's Clinical Kinesiology. F.A. Davis Company.
[2]ValesanDa-Cas, C.D., Réus, J.C. et al.L.F.,. (6th January 2021). Prevalenc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, p 441-453.
[3]LaurelJanine Rose, Kim Jackson, WikiSysop, Wendy Walker, Jess BellAdmin,. (4th Nov. 2021). TMJ anatomy. Retrieved from Physiopedia: https://www.physio-pedia.com/TMJ_Anatomy#cite_note-11
[4]Moore KLAF, Agur AM.Dalley. (2017). 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. 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